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表驱动法
阅读量:706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501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6 分钟。

在我们平时的开发中,if else是最常用的条件判断语句。在一些简单的场景下,if else用起来很爽,但是在稍微复杂一点儿的逻辑中,大量的if else就会让别人看的一脸蒙逼。

如果别人要修改或者新增一个条件,那就要在这个上面继续增加条件。这样恶性循环下去,原本只有几个if else最后就有可能变成十几个,甚至几十个。
别说不可能,我就见过有人在React组件里面用了大量的if else,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非常差。(当然,这个不算if else的锅,主要是组件设计的问题)

这篇文章主要参与自《代码大全2》,原书中使用vb和java实现,这里我是基于TypeScript的实现,对书中内容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。

从一个例子说起

日历

假如我们要做一个日历组件,那我们肯定要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都多少天,这个我们要怎么判断呢?

最笨的方法当然是用if else啊。

if (month === 1) {    return 31;}if (month === 2) {    return 28;}...if (month === 12) {    return 31;}

这样一下子就要写12次if,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,效率也很低。

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想到用switch/case来做这个了,但是switch/case也不会比if简化很多,依然要写12个case啊!!!甚至如果还要考虑闰年呢?岂不是更麻烦?

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维,每个月份对应一个数字,月份都是按顺序的,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数组来储存天数?到时候用下标来访问?

const month: number = new Date().getMonth(),    year: number = new Date().getFullYear(),    isLeapYear: boolean = year % 4 == 0 && year % 100 != 0 || year % 400 == 0;const monthDays: number[] = [31, isLeapYear ? 29 : 28, 31, ... , 31];const days: number = monthDays[month];

概念

看完上面的例子,相信你对表驱动法有了一定地认识。这里引用一下《代码大全》中的总结。

表驱动法就是一种编程模式,从表里面查找信息而不使用逻辑语句。事实上,凡是能通过逻辑语句来选择的事物,都可以通过查表来选择。对简单的情况而言,使用逻辑语句更为容易和直白。但随着逻辑链的越来越复杂,查表法也就愈发显得更具吸引力。

使用表驱动法前需要思考两个问题,一个是如何从表中查询,毕竟不是所有场景都像上面那么简单的,如果if判断的是不同的范围,这该怎么查?

另一个则是你需要在表里面查询什么,是数据?还是动作?亦或是索引?
基于这两个问题,这里将查询分为以下三种:

  1. 直接访问
  2. 索引访问
  3. 阶梯访问

直接访问表

我们上面介绍的那个日历就是一个很好的直接访问表的例子,但是很多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
统计保险费率

假设你在写一个保险费率的程序,这个费率会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婚姻状态等不同情况变化,如果你用逻辑控制结构(if、switch)来表示不同费率,那么会非常麻烦。

if (gender === 'female') {    if (hasMarried) {        if (age < 18) {            //        } else if (age < 65) {            //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//         }    } else if (age < 18) {        //    } else if (age < 65) {        //    } else if {        //    }} else {    ...}

但是从上面的日历例子来看,这个年龄却是个范围,不是个固定的值,没法用数组或者对象来做映射,那么该怎么办呢?这里涉及到了上面说的问题,如何从表中查询?

这个问题可以用阶梯访问表和直接访问表两种方法来解决,阶梯访问这个后续会介绍,这里只说直接访问表。
有两种解决方法:
1、复制信息从而能够直接使用键值

我们可以给1-17年龄范围的每个年龄都复制一份信息,然后直接用age来访问,同理对其他年龄段的也都一样。这种方法在于操作很简单,表的结构也很简单。但有个缺点就是会浪费空间,毕竟生成了很多冗余信息。

2、转换键值

我们不妨再换种思路,如果我们把年龄范围转换成键呢?这样就可以直接来访问了,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年龄如何转换为键值。
我们当然可以继续用if else完成这种转换。前面已经说过,简单的if else是没什么问题的,表驱动只是为了优化复杂的逻辑判断,使其变得更灵活、易扩展。

enum genders {    lessThan18 = '<18',    between18And56 = '18-65',    moreThan56 = '>65'}enum genders {    female = 0,    male = 1}enum marry = {    unmarried = 0,    married = 1}const age2key = (age: number): string => {    if (age < 18) {        return genders.lessThan18    }    if (age < 65) {        return genders.between18And56    }    return genders.moreThan56}const premiumRate: {    [genders: string]: {        [marry: string]: {            rate: number        }    }} = {    [genders.lessThan18]: {        [genders.fe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1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2            }        },        [genders.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3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4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,    [genders.between18And56]: {        [genders.fe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5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6            }        },        [genders.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7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8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,    [genders.moreThan56]: {        [genders.fe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5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6            }        },        [genders.male]: {            [marry.un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7            },            [marry.married]: {                rate: 0.8            }    }}const getRate = (age: number, hasMarried: 0 | 1, gender: 0 | 1) => {     const ageKey: string = age2key(age);     return premiumRate[ageKey]        && premiumRate[ageKey][gender]        && premiumRate[ageKey][gender][hasMarried]}

索引访问表

我们前面那个保险费率问题,在处理年龄范围的时候很头疼,这种范围往往不像上面那么容易得到key。

我们当时提到了复制信息从而能够直接使用键值,但是这种方法浪费了很多空间,因为每个年龄都会保存着一份数据,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保存索引,通过这个索引来查询数据呢?
假设人刚出生是0岁,最多能活到100岁,那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长度为101的数组,数组的下标对应着人的年龄,这样在0-17的每个年龄我们都储存'<18',在18-65储存'18-65', 在65以上储存'>65'。
这样我们通过年龄就可以拿到对应的索引,再通过索引来查询对应的数据。
看起来这种方法要比上面的直接访问表更复杂,但是在一些很难通过转换键值、数据占用空间很大的场景下可以试试通过索引来访问。

const ages: string[] = ['<18', '<18', '<18', '<18', ... , '18-65', '18-65', '18-65', '18-65', ... , '>65', '>65', '>65', '>65']const ageKey: string = ages[age];

阶梯访问表

同样是为了解决上面那个年龄范围的问题,阶梯访问没有索引访问直接,但是会更节省空间。

为了使用阶梯方法,你需要把每个区间的上限写入一张表中,然后通过循环来检查年龄所在的区间,所以在使用阶梯访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查区间的端点。

const ageRanges: number[] = [17, 65, 100],  keys: string[] = ['<18', '18-65', '>65'],  len: number = keys.length;const getKey = (age: number): string => {  for (let i = 0; i < len; i++) {    console.log('i', i)    console.log('ageRanges', ageRanges[i])    if (age <= ageRanges[i]) {      return keys[i]    }  }  return keys[len-1];}

阶梯访问适合在索引访问无法适用的场景,比如如果是浮点数,就无法用索引访问创建一个数组来拿到索引。

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,考虑用二分查找来代替顺序查找,。
在大多数情况下,优先使用直接访问和索引访问,除非两者实在无法处理,才考虑使用阶梯访问。

从这三种访问表来看,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从表中查询,在不同的场景应该使用合适的访问表。

参考资料:

转载地址:http://tfil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安装office2007 1706错误
查看>>
crontab中执行多条命令
查看>>
25 JavaScript的幻灯片用于在Web布局的精彩案例
查看>>
关于使用AJAX获取数据时,由于IE缓存而导致数据不更新,串数据的问题!
查看>>
android开发(14) 可以横向滚动的ListView(固定列头)
查看>>
用C语言写的迅雷看看XV文件提取器及C语言源代码
查看>>
ccpuid:CPUID信息模块 V1.01版,支持GCC(兼容32位或64位的Windows/Linux)
查看>>
用dom4j操作XML文档(收集)
查看>>
WinForm实例源代码下载
查看>>
hdu 1829 A Bug's Life(并查集)
查看>>
每日英语:Chinese Writer Wins Literature Nobel
查看>>
java中三种主流数据库数据库(sqlserver,db2,oracle)的jdbc连接总结
查看>>
Oracle Apps AutoConfig
查看>>
[leetcode]Flatten Binary Tree to Linked List
查看>>
css颜色代码大全:(网页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常用)
查看>>
boost 1.52在windows下的配置
查看>>
素材锦囊——50个高质量的 PSD 素材免费下载《上篇》
查看>>
【转】oc中消息传递机制-附:对performSelector方法的扩充
查看>>
oracle的nvl和sql server的isnull
查看>>
[转]虚拟机下Ubuntu共享主机文件(Ubuntu、VMware、共享)
查看>>